明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为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海滨街众多社区在近期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文明祭祀主题活动,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华美德的践行者、告别陋习的先行者、文明祭扫的带头人,用文明行动扮靓文明城市。
2019年清明节即将来临,为确保辖区范围内清明祭祀活动安全、文明、低碳、环保、有序开展,连日来,海滨街在文明低碳祭祀的引导上着力,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上发力,在追忆英烈的精神宣传上重点推进……过一个文明的清明节已在辖区成为共识。
大力宣传文明祭祀
以往的清明节,市民大多会选择用焚烧纸钱的方式来祭奠已故的亲人,表达缅怀先辈、祭奠逝者、寄托哀思的心情和愿望,但这种习俗给道路卫生、环境等带来影响,燃尽的碎纸灰会给地面留下一片片黑焦难以清理,小小的火星也可能引发森林火灾和伤亡事故。为倡扬绿色文明的祭祀方式,摒弃陈规陋俗,助力文明城区创建,海滨街奉献社区组织辖区居民群众、党员等开展了“巧手制作千纸鹤,缅怀先烈寄哀思”文明祭祀主题活动。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徐大姐说:“亲手折叠千纸鹤,既能表达悼念之情,又能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真好。”
“维护市容环境,保护绿色生态,是每一位滨海新区人的职责和使命。”采访中,多位市民表示,环境生态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清明祭扫要易旧俗、树新风,以更加绿色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
为了扩大文明祭奠的宣传覆盖率,阳光佳园西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广场设立了一个宣传站点,在周围拉上条幅,邀请小志愿者们向来往的居民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并进行讲解说明。“此次活动共计发放宣传材料120余份,然而120份宣传材料的背后是120个家庭,这些人还有亲友,覆盖面不可小觑。”社区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据了解,海滨街道办事处及辖区村居还将在清明节期间利用微信平台和电子显示屏等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开展入户宣传、发放倡议书,引导居民自觉摒弃落后的祭扫方式,教育居民在祭祀过程中不乱扔杂物、不破坏草地树木。
祭奠先烈 让清明更有意义
如今,文明祭扫参与人数不断增加,文明祭扫方式不断丰富更新,鲜花祭祀、集体公祭、网上纪念、家庭追思会、踏青遥祭等低碳文明祭祀方式日益得到社会认可和践行。在此基础上,如何通过清明节来教育影响未成年人,如何引导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滨街广场社区、花园南里社区、春华社区等社区做了有益尝试。
广场社区联合大港油田第四中学师生在阶梯教室举办了“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活动中,滨海新区基层理论宣讲团宣讲员王世臣老人满怀深情地给同学们讲述了开国总理周恩来的事迹。之后学生代表宣读倡议书,号召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华美德的践行者、告别陋习的先行者、文明祭扫的带头人,用文明行动扮靓文明城市。
花园南里社区联合辖区花园里小学开展“缅怀先烈,不忘初心”刻纸展主题活动。活动邀请海滨街刻纸达人赵景佳为孩子们讲述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以特殊方式让大家缅怀先烈、纪念先烈。(滨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