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追思会引导文明祭扫新风尚
发布时间:2020-04-02
来源:东丽区文明网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期间,祭祀先人、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今年清明期间我市停止聚集性祭扫活动。市民政局大力推行网上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祭扫方式,满足市民群众足不出户清明节祭扫需求。家庭追思会,因其兼具抒发哀思、传承文化与祭扫仪式,得到了市民的普遍认可。

  传承文化  寄托思念 

  家庭追思会,顾名思义就是在家中举行的通过追忆逝者生平往事来缅怀逝者的祭奠仪式。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治丧期间举办的家庭追思会,在我市一般是在亡人火化前一晚举行的悼念活动,参加人员为逝者的亲属好友;一类是在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等传统或民俗祭扫日、逝者忌日等举办的家庭追思会,参加人员一般为逝者亲属。

  家庭追思会没有固定的模式,治丧期间的家庭追思会,其核心内容是追忆逝者生平,一般由治丧承办人员根据家属提供的逝者相关情况,主持并讲述逝者为社会、为家庭作出的贡献、做人做事的优良品质等,具体流程一般在布置完的灵堂前默哀、致追思词、向遗体(或遗像)鞠躬等;传统、民俗祭扫日的家庭追思会,其核心内容是缅怀父母或其他先人的养育之恩,一般是亲属分别回忆一家人在一起成长的往事等,具体流程比较随意,或者摆放逝者照片(遗像或家谱)后,进行敬献鲜花等祭祀品、默哀、鞠躬(或者根据个人习惯增加点蜡烛、点香等环节)等仪式,或者仅围坐、聚餐时追忆往事、缅怀逝者等。

  全时全域  追思先人 

  为方便市民居家举办家庭追思会,市民政局、天津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了“家庭追思会仪式”视频,并于3月21日通过“天津民政”微信公众号和当日开通的网上祭扫平台面向社会发布。为满足不同市民需要,又策划制作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天津特色的第2版“家庭追思会仪式”视频,并于3月25日在“天津民政”微信公众号发布。

  该视频具有五个特点:一是流程清晰,按照一般家庭追思会通常会有4个主要流程,即向亲人照片敬献鲜花等祭祀品、肃立致追思词、默哀、行三鞠躬礼,时长约8分钟;二是温馨清新,背景音乐为舒缓轻柔的钢琴曲,背景图片为体现生态文明的蓝天、绿树、山水等图片和体现追忆先人生活场景的野外踏青、老人背景等,并由天津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主持并致追思词;三是传承文化,追思词在表达对亲人无限思念、缅怀的同时,注重体现祭扫先人的本质在于精神传承、文化传承,如“思念固然难以抹去,但更要坚强面对生活。我们是您生命的延续,精神的传承者。您遗留的精神财富鲜活地留存在我们心中,我们会追随您的脚步,为社会,为家庭,创造着,奉献着,代代相传,永远延续,绝不辜负您在天之灵的殷切期望!”“我们缅怀您,不在于形式,关键是感恩您的教诲、传承做人、做事的优秀品质,回忆您为我们在一起的幸福往事,增加了我们之间的理解、宽容、信任、融洽,增强了对自然、对生命的敬仰和尊重”等;四是使用方便,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关注“天津民政”微信公众号,或在市民政局官网中的网上祭扫平台中打开“家庭追思会仪式”视频,即可在主持人带领下完成家庭追思活动,形式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真正实现了由视频引导的全时全域家庭追思;五是用途广泛,根据观看、使用“家庭追思会仪式”视频的市民反馈,通过该视频,市民进一步了解了家庭追思会举办方式、流程,提高了采用文明祭扫新方式的积极性。

  场景准备  注意安全 

  通过“家庭追思会仪式”视频开展家庭追思,需要准备必要的材料,以体现对先人的深情缅怀。一是准备逝者生前生活照片(遗像或家谱)、一枝(或一束)鲜花、水果、糕点等祭祀品,出于安全起见,尽量不用明火;二是将准备的相关材料整齐摆放于桌上,鲜花暂时放在旁边;三是家人一起在桌前站立(从疫情防控出发,倡导市民以目前居家人数为单位举办家庭追思会,亲属之间可以通过微信群等联合举办);四是使用手机或电脑等设备,在“天津民政”微信公众号或市民政局官网中的网上祭扫平台中打开“家庭追思会仪式”视频,播放视频文件,开始家庭追思,寄托对故人的思念。

  引导新风  生态文明 

  曾子认为,丧祭礼仪的本质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意思是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效法先古圣贤,每个人都这样去思考,人民的道德就自然敦厚了。

  举办家庭追思会,一家人相聚在一起,拿出逝者生前的照片,回忆一下曾经在一起的日子,回顾传承下来的良好家风,在浓浓的亲情中,让子女学习感恩和孝道,真正起到缅怀先人、教育后人的目的。同时,家庭追思可以节约社会资源,促进生态文明。放鞭炮、焚烧祭品的祭扫方式,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增加环境污染,《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法规已明令禁止。居家举办简朴而不失庄重的家庭追思会,文明环保、简便易行,省去到公墓、殡仪馆的舟车劳顿和路途所用时间。让我们身体力行,弘扬文明殡葬新时尚。

主办单位:中共天津市东丽区委宣传部 天津市东丽区文明办
技术支持:北京博图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