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厂房开发改造是建设“城市更新实践区”的重要一环,推进老旧厂房焕发活力,不仅是产业空间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建设的要求。连日来,区产促局持续开展老旧厂房改造提升工作,针对具体项目特点完善服务机制,助推二十冶项目“旧貌换新颜”。
二十冶项目位于成林道26号,天津第七中学西侧,拟升级改造为文化体育主题创意园区,由工业记忆转向文化创意,由旧空间转向新地标,实现跨时代文化交融碰撞,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改造设计中,本着“修旧如旧,绿化先行”的设计原则,打造设计文化体育创意园区的同时,加强便民体育设施建设,拓展辖区内体育消费空间,建设以体育为核心,集主题运动、群众文化、设计联盟、健身培训、大众赛事于一体的城市中心区特色创意园区。
今年,区产促局成立了河东区产业园区联盟,通过为园区搭建合作平台,推进产业合作,助力园区发展。结合二十冶园区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招法,牵头成立由区相关部门和属地街道办事处组成的服务专班,建立工作机制,精准服务,加快进度。统筹谋划定位,推进项目改造。充分借鉴北京、上海等地区老旧厂房改造提升先进经验,与运营单位密切沟通、坚持“一园一定位”,确定文体创新园主题。协助园区制定改造方案并推进实施,先后完成管网改造、厂房维修、地面混凝土铺设和违章建筑拆除等。目前,园区内部建筑清整工作已全部完成。在改造的同时,区产促局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协调区相关部门主动上手,挖掘老旧厂房独特资源,为园区招商引资出谋划策。截至目前,园区盘活面积已达3400平方米。下一步,区产促局将持续发挥联动机制作用,动态对接、精准服务,统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据悉,“十四五”时期,河东区把建设城市更新实践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通过充分挖掘老旧厂房的新优势,进一步筑巢引凤,加大新动能引育力度,通过“四个一批”,打造新的产业载体,为河东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卡死节点盘活一批。倒排工期,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以半个月为节点制定工作计划,每季度盘活闲置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到今年年底盘活3-5家老旧厂房,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发展空间。二是对接招商推介一批。完善全区老旧厂房底册,全面与各厂房产权单位进行对接,持续开展招商推介活动,重点推介一机床厂、有色金属铸造厂、管乐器厂、第五印刷厂等一批老旧厂房,力促早盘活早见效。三是统筹推进运营一批。坚持“改造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工作思路加快老旧厂房盘活推介,目前鑫创医疗器械产业园、二十冶、三源电力项目已投入运营,一冷、原建委大院、棉三发电厂等项目即将启动,棉3创意街区6号楼发电厂老旧厂房改造项目力争年底前投入运营。四是突出特色申报一批。聚焦“精品、特色、灵魂”特色主题,全力支持河东区电机节能技术与应用产业主题园区申报市级产业主题园区,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园区申报市级“双创”基地,做优主导产业生态,壮大产业集群,激发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