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80年代,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天津兴修铁路,开创了中国大规模修建铁路之先河。天津修建铁路,缘自开平煤矿运煤的需要清光绪四年(1878),开平矿务局在天津正式成立,委唐廷枢为总办。光绪十四年九月初五(1888年10月19日),唐津(唐山一天津)铁路通车,天津火车站建在河东旺道庄。当时,车站按“运煤为主,兼办小型客货运输”设计建成。为满足修建津榆(天津一山海关)、津芦(天津一北京芦沟桥)铁路的需要,天津火车站自旺道庄迁至季家楼、火神庙重建。光绪十八年(1892),新建火车站竣工,取名“老龙头成为中国最早的商埠车站。
百余年来,坐落于海河之滨的天津老龙头几经更名,历尽沧桑。她历经清末、民国、共和国三个时期,饱受八国联军和日寇入侵的创伤,目睹了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同时也见证了天津铁路的发展和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不断加强天津站的建设,多次进行维修改造;在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历次核定中,天津站均被铁道部核定为特等站。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站两次大规模的提升改造,使老龙头”发生了巨变,她已成为天津市最主要的综合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