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河东区高标准推进东西部产业协作 筑牢乡村振兴产业之基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18 18:21

   

  河东区把产业协作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按照市场需求,相继引导服务多家企业赴宁县、迭部县投资兴业,筑牢乡村振兴的产业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

  迭部县特产蕨麻猪是以放牧方式培育出来的小型、独特的原始藏系猪种,以皮薄、肉嫩、味美、品种纯正而著称,被誉为“高原山珍”,但都是散养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河东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坚持立足当地资源,着力发展有基础、有规模、有市场的特色产业,经过多方协调,中达润锦(天津)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当地投资建设仔猪繁育中心。据了解,该中心建成后每年可繁殖纯种蕨麻猪2200头,同时进行养殖废物无害化处理运用、有机复合微生物分解技术的技术研究,形成种猪繁育、科学改良、养殖、运输、销售一体化产业链。“由于蕨麻猪的生长特性,我们的项目将分三期完成。第一个仔猪繁育中心项目今年建成后,可为当地农民彻底解决购买仔猪难的实际问题。”中达润锦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同志介绍,“我们还将另外建立一个300平方米的养殖参观示范区,通过观摩通道,对外直接展示菌床养殖的环保效果,以及有机复合微生物技术在养殖过程当中发挥的效益,在全县大力推广有机复合微生物技术,为改善人居环境和新农村环境治理尽一份绵薄之力。”

  对于产业基础较好的宁县,河东区帮助当地谷和春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金银花、柴胡、黄芪等“致富”中药材,在获得分红的同时还能在合作社务工,通过这种模式建立了一批“扶贫车间”,培训了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

  天津瑞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宁县后,投资1000万元在宁县创办了生物有机肥生产厂,收购周边农户、合作社及养殖场的畜禽粪便以及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年产有机肥5万余吨,比传统化肥更环保,形成了绿色循环经济新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多年来,河东区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着力引导产业资本助推当地城镇化进程。通过天津亿联控股集团引入温州资本,在宁县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亿联国际商贸城项目,是以建材家居、五金机电、居住办公为一体的城市商业化综合体,以“建设一个标杆项目、启动一个特色商圈、拉动一批商贸产业、搞活一片地方经济、富裕一方人民群众”为开发愿景,建成后将入驻商家300多户,年缴纳税费8000万元,预计带动就业5000多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河东区将始终坚持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坚持‘受援地区需要什么,我们就解决什么’的工作理念,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打造河东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特色和亮点,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留下‘河东印记’、结出‘河东硕果’。”河东区发改委相关负责同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