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接困难老人需求,创新助老志愿服务模式。多年来,谊景村社区主动应对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生活困难老人面临的实际困难,积极探索高度老龄化社区的助老服务路径。敬老为老,问需于民。社区党委、居委会紧扣社区养老的突出问题,对社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逐户走访,按照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低保老人、特困老人、重病老人、高龄老人等不同情况,摸清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居住条件、经济状况等信息,逐人建立档案,掌握老人需求。对接需求,“1+1+1”助老。社区党委、居委会、老年人协会、志愿者协会一起研究助老工作办法,从满足老人社区服务需求出发,从邻里搭把手、互帮互助切入,在“好邻居,一帮一”的基础上,发动与受助老人住同一楼层、同一楼门的邻居、志愿者建立联系,逐步形成了一个好邻居加一名志愿者共同结对帮扶一位困难老人的“1+1+1”助老志愿服务模式。创新模式,拓展服务。为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服务需求,探索“1+n+1”助老志愿服务模式,即:一个好邻居和多名志愿者共同结对帮扶一位困难老人。社区积极引导辖区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志愿服务,与天津市委研究室、河西区检察院、河西煤气营业所等单位开展共建活动,社区志愿者队伍达396人,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法律、文化和理发、水电维修等服务,不断提高助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二、社工好邻居志愿者联动,推动助老志愿服务常态化。谊景村社区以8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社会孤老、退休孤老、空巢老人以及生活困难的六类老年人为服务“重点户”,以“七助七送”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1+1+1”助老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进助老志愿服务的多样化、常态化、长效化。助困送温暖。为老年人提供专业配餐送餐服务,每天把可口的饭菜第一时间送到老人家中;同时提供帮助做饭、保洁、购物以及陪同就医等服务。对经济困难的空巢老人,社区党委与街道慈善协会建立救助机制,保证困难老人衣食无忧。助医送健康。发放印有志愿者电话的联系卡,当老人身体不适需要照顾时,及时通知其子女或亲属,遇到紧急情况及时送医;发挥谊景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作用,建立老人健康状况信息档案,开展脑卒中、大肠癌等免费筛查,为困难空巢老人提供义诊、保健咨询和免费体检,积极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等志愿服务。助乐送文娱。依托河西区“西岸”文化惠民平台和合唱团、花毽队等10余个社区群众文化社团,举办城市书吧“悦读会”、高雅艺术进社区消夏纳凉晚会、书画作品交流会等活动,为老人带来欢乐。提升改造社区综合服务载体达1100平方米,完善老年活动场所共享机制,设置城市书吧、道德讲堂、文体活动室、老年书画室、电子阅览室、老年人聊天室等载体,基本满足老年人就近参与活动的需求。助聊送抚慰。志愿者通过电话问候、上门慰问、“相约你我他,说说心里话”聊天活动等形式,坚持做到每天问候一次老人或同老人见一次面,做好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解除老人精神上的孤独,打开心结、快乐生活。助学送知识。利用友谊路街道市民学校和谊景村社区终身学习服务中心,开展书法、音乐、摄影、烹饪等知识培训,使老人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丰富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助急送救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居家养老”呼叫中心,建立社区应急救援机制,使老人发生意外时能得到及时救助;助难送法律。开展律师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发挥社区综治信访服务站和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作用,为遇到纠纷的老人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权益保护。每年,400多名好邻居和志愿者为900余人次的困难老人提供各类助老志愿服务。

三、完善助老志愿服务机制,营造明德惟馨的社区风尚。谊景村社区着力建立完善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长效机制,努力使志愿服务品牌常做常新、日益响亮,在社区营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推动助老志愿服务制度化。社区成立了由社区居委会主任、老年人协会会长、民政委员、计生委员、社区责任民警组成的老年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信息员队伍,社区老年人日常管理工作做到信息灵、到位快、记录清、档案全。建立月例会、季小结、年度总结制度,定期走访社区重点老人制度,新迁入和情况发生变化的老人专人入户访问制度,健全志愿者招募、注册、服务记录等制度,使助老工作管理更加规范。搭建学雷锋志愿服务平台。建成谊景村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将“1+1+1”助老服务纳入社区学雷锋重点项目,做到有组织机构、有专人负责、有标识服装、有硬件设施、有活动项目、有档案记录,普及推广志愿服务知识和技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学雷锋之家”。特别是每年4月根据变化情况,集中调整帮扶结对,认真落实帮扶对象和志愿者的准入和退出,实现对帮扶对子的动态管理。弘扬志愿服务文明新风。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每年评选表彰社区学雷锋标兵、优秀志愿者,充分利用社区善行义举榜、社区道德讲堂宣传好邻居和志愿者的事迹,在社区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把每年九月作为社区“敬老月”,开展“谊景感恩乐芳晨”庆重阳感恩日活动,邀请受助老人走出家门与居民一同联欢,以有形的品牌活动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充分利用社区灯杆、宣传橱窗、宣传栏等载体以及印制相框、书签、折扇等形式,开展敬老孝老、互助友善等主题宣传,让“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宣传渗入生活、浸润心灵。

社区荣誉
2014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科普示范社区;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社区;被市民政局评为美丽社区;被市文明办、市妇联、市体育局评为天津市示范快乐营地。2015年,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被市文明委评为天津市文明城区;被市文广局评为一级文化站;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获得天津市优秀志愿服务社区,天津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6年,获得区妇联“微公益”优秀奖。
大妈爱小区
邵焕民,女,62岁,中共预备党员,河西区友谊路街谊景村社区居民。16年来她始终坚持义务为周边社区居民服务。当问到邵姨都做过哪些好事,怎样志愿服务时,六十多岁的她却说:“帮助社区中的老人是她早就想做的事情,老人高兴,我就高兴。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照顾现在的老人,就是关心将来的自己”。
我@社区
社区文艺
W020151225511187675892.jpg
媒体聚焦
天津谊景村社区:“1+1+1”助老服务暖人心
谈起去年初夏那个感人的夜晚,天津河西区谊景村社区郑美珍阿姨忍不住热泪盈眶:“我有了一个好闺女,就是生病也不怕了!”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夜晚,谊景村社区帮扶志愿者邵焕民突然感到心里不踏实——独居的郑美珍老人是否安好?她来到老人的家门前,敲了半天门,却无人应答。也许是去找老姐妹们聊天啦?邵焕民思忖着往家里走。可转念一想,郑美珍阿姨已经80多岁了,腿脚又不利索,该不会出意外吧?她再次来到郑美珍的门前,一面使劲敲门,一面大声呼喊老人的名字。十几分钟过去了,屋里依然没有一点儿动静。邵焕民急了,顾不得打伞,冒雨跑到居委会寻求帮助。居委会工作人员与邵焕民再次来到老人家,反复拍打着房门,同时不断拨打老人电话。在数十次的尝试后老人终于打开了房门——原来老人突然发病,在卧室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对外面的喧闹一无所知。当老人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一把将浑身湿漉漉的邵焕民搂在怀里,含泪说道:“我的小邵闺女来了,妈妈不怕啦……”邵焕民拉着老人的手,笑眯眯地说:“是‘1+1+1’助老服务,把我送到了您身边。” 详细>>
社区美景